查看原文
其他

​于漪: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缺乏幸福感?

​于漪 守望新教育 2022-04-2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生活确实幸福,学生既无缺衣少食之苦,求学的物质条件更是优越得前所未有,为什么会觉得“心苦”而缺失幸福感呢?

过重的压力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承受之累、不可承受之苦。我们不禁要问,过重的压力来自何方?

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加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这种得不偿失还不仅仅是时间叠加、载重数量的机械运算,丢失的更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于漪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让学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
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看见和成全,幸福而完整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缺乏幸福感?

作者|于漪 
来源|语文学习 


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加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丢失的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于漪



幸福是什么?

可能千人千理解,万人万体会。它既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人的身上、人的心中。

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无上幸福,这就把幸福提升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来体验、来考量。

有的人物欲无穷,对金钱顶礼膜拜,追求财富的超速积累,过声色犬马的生活,认为这就是享受生活,这就是幸福。对这些林林总总的认识与做法,暂不作评判,不进行讨论。

我们办学者、执教者着力要思考的是,

如何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在求学期间能真切地感受幸福、享受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中小学生对幸福的要求应该说是不高的。他们只要感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有成就感,受到尊重,得到肯定,就会身心愉悦、舒服痛快、幸福温暖。有了这种感受,必然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笑对学习和人生。然而现实状况是,其中不少孩子表现出的是身体疲惫、心情压抑、求知欲望不强烈。


只要说到现在的生活比我们那时不知幸福多少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意想不到的话:“那时你们不过穷一点罢了,你们知道我心里多苦,那个压力大啊!”这样的话出自十三四岁或十六七岁孩子的口,真是令人心酸。

生活确实幸福,学生既无缺衣少食之苦,求学的物质条件更是优越得前所未有,为什么会觉得“心苦”而缺失幸福感呢?

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过重的压力无疑是共同的因素。学生求学必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应该是适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过重的压力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承受之累、不可承受之苦。我们不禁要问,过重的压力来自何方?

朱永新:不管世界怎么变,教育就做这一件事
李镇西: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首先是目标宏大、虚幻,内容繁多。

这些目标基本不是孩子少年立志所追求的,而是家长根据社会上流行的、时尚的,各种各样的“参照物”确立的。各种各样的学科要拔尖,各种各样的才艺要掌握,各种各样竞赛的不能错过,各种各样的奖状、证书要囊括为己有……

五花八门的功利都往小小生命上堆,怎一个累字了得!家长也无奈,如此这般的做法,近则为孩子进名校打造敲门砖,远则期望他们将来当什么“官”,做什么“领”,成什么“款”。一言以蔽之,成为“不一般”的人,有权有势有钱,当然也就有“幸福”。

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加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这种得不偿失还不仅仅是时间叠加、载重数量的机械运算,

丢失的更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

任何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一个青年时代,“逝者如斯夫”,流逝的岁月永远不可能返回。用成人的主观愿望构架孩子的人生,看似为他们造福,实质却是画地为牢,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展、蓬勃生长。青少年时期极其可贵的率真、幼稚、粗糙、勇敢、探究、纯情、惬意、欢乐在功利色彩笼罩下不断地被消解。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

且不说别的,单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不陌生,且深知其科学价值。

然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以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教育对象。不是教育的多样性适应于引导各具特点的学生,而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种种做法均一刀切、标准化。

淡化的是“人”,信奉的是“分”。当“分”被作为图腾般膜拜时,许多学生在分数面前常常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学习乐趣无情地被人为打掉,丢失了求知的成就感,又何言幸福?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人学使命:培养“完整的人”


一位在国外工作了8年的博士说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名中国学生和一名外国学生同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求学,一次考试,同获97分。外国孩子返回家中,全家欢呼雀跃,父母认为孩子是天才,了不起;而中国孩子回到家中陈述成绩时,遭遇到的却是父母的铁板面孔,继而是父亲的严厉质问:“还有3分到哪里去了?”带给孩子的是恐惧、失败、沮丧。这个事例很有典型性,后面这名学生的遭遇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也是屡见不鲜的。97分的高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80分、70分、60分,甚至不及格了。学生失败沮丧的心情如影随形,能有什么幸福感可言?以学生的心智和能力,很难有坚强的意志把这种阴影驱赶走。

家长也好,教师也好,要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梦想与追求,学习上有这样那样的需求乃至闪失,这些都应该被理解、体贴和宽容,家长和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给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唐江澎:学校所赠予的不仅是分数和学识,更是捕获幸福的能力

幸福永远藏之于寻常岁月

罗素:这就是幸福的秘诀

哈佛校长:如何寻求生活的意义和幸福?谁是最聪明、最强大、最富有的人?

新学期,新起点,开启幸福完整的教育新生活!

父母之道,是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李明新:别让幸福成为教师的奢侈品

杨东平:教育应着眼于能力培养和幸福提升——如何破局教育内卷,引导孩子走向幸福之路?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